2013年4月14日 星期日

法語: 擁有得多,痛苦也多.


文章: 念



修習禪坐的人,必須具備學習的欲望和動力,以便驅使我們在禪修上用功,就會找對方向朝目標前進。《小止觀》提到要修學止觀,須具備五種方便行:一、欲,二、精進,三、念,四、巧慧,五、一心。一切法門都以這五法為方便。以下是「念」的簡單介紹:

三者念。念世間為欺誑可賤,念禪定為尊重可貴,若得禪定,即能具足,發諸無漏智,一切神通道力,成等正覺,廣度眾生,是為可貴;故名為念。
念是憶念,即憶念世間的五欲之法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和佛法所說的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等都是不淨、虛假、欺騙不實在的,是讓我們生煩惱、造業、輪迴、受苦的,足以令人輕視的;然而憶念出世間禪的禪定力和智慧力,是令人尊重也是可貴的。如果能得諸禪定,就能具備滿足而斷惑證真,了悟諸法實相是不生不滅的;開發無生智慧,離一切煩惱而得無染之清淨智,和一切神通道力;就是獲得六通(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通、神足通和漏盡通) ,以及透過三十七道品(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正道分),和如來十種智力( 1、處非處智力,2、業異熟智力,3、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,4、根上下智力,5、種種勝解智力,6、種種界智力,7、遍趣行智力,8、宿住隨念智力,9、死生智力,10、漏盡智力。)

修習止觀是可以讓我們成就禪定,具足智慧、和神通道力,就能成就等正覺,成就無上佛果的。從此可以利益眾生,發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,廣度一切眾生。常常憶念得禪定開發智慧、神通,經由三十七道品等道法和來十種智力,就能證悟成等正覺,而行菩薩道普度眾生。這是很可貴的,所以就叫做念。

什麽是「念」,在這裡講的念是有助成就佛道的正念,而不是一般凡夫貪戀六塵境界那虛妄的妄念、邪念。在很多行法上我們可以看到「念」被排行在「定」之前。三十七道品的五根(信、進、念、定、慧)、五力(信、精進、念、定、慧)、七覺支(念、擇法、精進、喜、輕安、定、捨)和八正道(正見、正思惟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精進、正念、正定)都是如此。這說明了以正確的觀念憶念正法就可以進入定。修定由正念的修習而來,專心繫念,常持不失,有助於善法的修持,就能攝心不亂,向於涅槃就是「正念」。正念成就能與慧相應,向涅槃的定叫「正定」。修八正道而得涅槃智,和出世的無漏慧,就可以斷煩惱,了生死而得解脫。

正念是佛陀教導的修行方法(三十七道品)中常出現的一項目,它和每一個行法也都是互存的,正念修行必須配合整個修行架構,才能真正達到圓滿的修行效力,譬如以七覺支來說,行者初入「念覺支」,用他的智慧去觀察分別諸法,去抉擇勝法,即入「擇法覺支」。對於所修法,勇猛精進不懈,專心一意,堅忍而不退轉而入「精進覺支」。隨之內心契悟於善法而得法喜,然後入「喜覺支」。接着斷除諸見去除煩惱、偽法時,身心具喜,獲得輕快安穩後入於「輕安覺支」。身具輕安者,心得入定能覺了諸禪不生煩惱妄想而進入「定覺支」。已入定者,一切捨離,捨離所見與所念著的境界,不執著而保持平衡,即入「捨覺支」。而能够徹底斷除煩惱,具備一切功德,超脫生死輪迥,入於「不生不滅」而證得涅槃。

以下是念的解釋:

五根
念,就是憶念正法、正道和諸助道,一心觀想,憶念不忘,不起邪念、妄念。

五力
念,即修三十七道品、憶念正道和助道法,以獲得正念。當念根增長,就能破諸邪念,成就出世正念功德。

七覺支
念是憶念,也就是修諸道法時,能覺了、明記、能常憶念於禪定與智慧,使定慧均等而不忘,不昏沈、不浮動。

八正道
念,謂人具有正確的觀念,時刻不忘其理想與目的。專心憶念善法,思念戒定慧正道及五停心助道之法,以真智憶念正道而無邪念也,以無漏慧為體。專心致志地修習佛教禪定,於內心靜觀四聖諦真理,以進入清淨無漏的境界,堪能進至涅槃。




善惡的一念之間

    善惡在一念之間,犍陀多是一闡提者,因為一念之善,救了蜘蛛一命,所以有得度解脫的因緣,但是又因一念瞋心起,不能同體大悲,終於又把自己推墮地獄。成佛作祖是此心,三途惡報也是此。對於起大邪見的罪惡眾生,佛陀仍然不放棄給予得度的因緣,阿鼻地獄眾生受苦無間,而佛陀的慈悲大願也是無量無盡,會給于拔苦救度。

在印度有一個江洋大盜犍陀多,生性兇殘,殺盜淫掠,惡事做盡,於是官府下令緝拿,要將他繩之以法,全國貼滿了犍陀多的繪圖。犍陀多亡命天涯,只好躲到深山黑林之中;白天隱匿在荒效野外,夜晚才四處覓食,每天過心驚膽跳的日子。

一天,他悄悄地跑到一個村落,想要偷竊一些食物。他潛進雞舍裡面,身手矯健抓了一隻又肥又壯的老母雞,迅速敏捷地奪門而出,一腳跨出搖搖欲墜的雞舍門檻,暮色蒼茫中,隱約看到一團小小的黑影在蠕動。犍陀多低頭仔細一瞧,原來是一隻黑得發亮的蜘蛛,想要逃出犍陀多如泰山壓頂般巨大的腳掌。犍陀多突然萌發側隱之心:「這個小東西,也是一條生命,我一生殺人無數,對於這個脆弱的生命,何必趕盡殺絕?」犍陀多提起巨足,蜘蛛喘息地爬出腳底,瞬間消失在牆壁石縫間,犍陀多得意地發出嘎嘎的怪笑聲,驚得一窩的雞子此起彼落地咯咯鳴叫。

犍陀多終於難逃恢恢法網,被巡捕擒獲,並且被判處死刑。由於犍陀多惡業深重,處死後,墜入無間地獄接受永無止盡的痛苦煎逼。在漆黑、陰森、幽冷的無間地獄裡,許多眾生和犍陀多受著人間難以言喻的業報刑苦。犍陀多看到自己的神形,同時被推落在湯鑊、炮烙、劍林、血池等地獄中受苦,但是一陣業風吹拂過去,幻滅的生命又化生復蘇,如此周而復始,空間無間斷、時間無間斷,綿綿無止期地沈淪、墜落。
   
    在極樂世界的蓮花池畔,盛開的白蓮花四溢著淡淡的清香。佛陀環顧著池中的清波,陣陣的漣漪蕩漾出一朶朶的清蓮,佛陀的慈眼凝視著波心,波心底下無量幽遠的阿鼻世界,犍陀多和一群地獄眾生,拖著焦灼、疲憊的身體,走著走著,哀號、呻吟的聲音,回蕩在四周,佛陀知道犍陀多的得度因緣到了,從蓮花嫩黃的花蕊中心,放下一條堅細如鋼絲的蜘蛛之絲,一直伸展到遼遠無涯的阿鼻地獄,想要救拔犍陀多脫離地獄之苦。

    犍陀多無助地在地獄中輪轉受苦,死了又生,生了又死,永無止息,生命陷入永無希望的黑暗深淵。犍陀多絕望地仰天痛哭,乾澀灼傷的眼睛卻擠不出一滴淚水。突然間,從無邊的天際垂下細如針毛的蜘蛛之絲,黑暗中閃爍著一線銀色的光芒。犍陀多好似陷溺水中的人,看到一葉浮萍般,死命地抓住蜘蛛之絲,以矯健的身手,渾身力量向上攀爬,要從無量痛苦的地獄爬向光明安樂的極樂世界。

    地獄的其它眾生看到犍陀多抓住蜘蛛之絲,飄蕩在半空中,這一線生機,豈可錯失?於是如潮水般群湧而至,七手八腳,爭先恐後抓著蜘蛛之絲,推著、擠著,企圖爬出地獄。脆弱的蛛絲突然承受巨大的重量,像失去平衡激烈的擺動起來。犍陀多低頭一看,細細的蜘蛛之絲上面,纏掛著一群乾瘦黝黑的眾生,壓得脆弱的蛛絲扭曲了,像有快斷的危險。犍陀多一驚,這唯一的生命之藤怎能遭受破壞,萬一蜘蛛絲承載不了這麼大的重量,自己豈不喪失絕無僅有的解脫機會,繼續在地獄中受苦,永不超生?念頭一轉,趕忙提起右足,全力踏踐腳下同伴的頭頂,一個、二個、三個……其它的地獄眾生紛紛被他一腳踢墜回無底的黑洞。犍陀多眼看力敗群雄,得意地嘿嘿暗喜。蜘蛛之絲經過强烈的震動搖盪,突然從中折斷,犍陀多好像斷線的風箏,迅速地墜向地獄,沈淪墮落,受苦無間。

    佛陀在蓮華池畔,看到了眾生這一幕幕貪婪、自私的現象,輕輕地感歎眾生真是愚頑不化啊!然後慢慢地向講堂走去。池中的蓮華飄散著淡雅的香氣,一如平日。

不過一念間
    在公司處處受壓制的年輕人找師父開示,師父只說了一句:「不過一碗飯。」一個聽後馬上辭職回家創業取得了成功,另一個則留在公司忍氣吞聲,努力工作,終於也提拔成經理。事隔多年,两人再一同去見師父,告知師父彼此的際遇,師父還是只說了一句:「不過一念間。」人活著不過為了一碗飯,許多的改變也只不過一念間。你每天都在做很多看起來毫無意義的決定,但某天你的某個念頭,某個決定就能改變你的一生。

    所以念是修定的方法,因為修定一定是先有一個方法,才可以把心定下來,置心一處,心一淨性。如同持咒念佛,要把念頭放在當下的方法,這就是念。如果心中起了妄想,要趕快把妄想放掉,回到方法,這就是念。

    佛陀遺留下以戒、定、慧直求解脫等道法,十二因緣、四聖諦、三十七道品等,依循世尊教導的證修過程,去實修實證這些道法就一定證入解脫道,一定般涅槃,諸佛都一樣,未來佛也一樣。所以行者道心堅定,就要找出修道的行法去修行,對行法深入了解,這樣常常憶念行法、念佛理。這樣念念之中都能够跟佛理相應,這就是念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2013年春

儀軌: 八支齋 授八戒正範


2013年4月10日 星期三

文章: 佛學院高中畢業感言

www.facebook.com/YuanKuangMonasterywww.ykbc.org.tw
    佛學院高中畢業感言
發菩提心、行菩薩道的出家修行人,除了可將全部的精神、時間都投入修行外,還能把生命、智慧、心願、時間全部都布施給眾生。

初學佛的我在佛法的教化薰習中,學習聞、思、修,去行持實踐外,更要多方面的学習,才能增加及具備足够的能力,以至自利利他。

在此感恩學院提供良好完備的條件,讓初學能够在僧團裡,藉着大眾的力量,接受各種境界的磨練與調伏。慢慢的被培養出較堅忍與調柔的心,與來自十方的同學共同學習如何在行、住、坐、卧當中,營造一個和合清淨的環境。

此外對梵唄法器、出坡作務,完全沒有概念的我,在這裡開始了無數個第一次經驗。在歲月的流逝,還有學長與同學們的帶領下,學習到不少方法與概念。在生活作息中,也就漸漸鍛鍊出,出家人的生活本能。

在當幹部的同時,察覺到自己能力的不足,了解有許多尚需增强與改進的地方;就得精進不懈學習,盡量培養能力與改進自己的德行,輕易的解決問題。進而達到慈悲心、包容心,以服務大眾為目標,替大眾解決問題及煩惱。

學院所舉辨的各種活動、法會;無論是分派到什麼職事,皆讓我學習到如何安排、運作、配合大眾及與人互動。同時也可從其他組別的運作中吸取經驗,短暫的體力消耗,換來的是種種經驗與成熟。

最後由衷的感恩學院給于學生們,多方面的學習和成長機會。我們就是生長在圓光這片土地上的幼苗,經老師與師長的灌溉、施肥,以至茂盛、茁壯。祈願每顆幼苗在良好的裁培下,都能健康生長,成為顆顆大樹;除了可面對任何境緣,還能庇蔭眾生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1年春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2013年4月7日 星期日

文章: 善知識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善知識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善知識是佛學名相,是佛弟子們常要親近、能助我們在學佛路上增上的人。所以凡是能讓佛弟子在身、口、意上斷除過往不好的念頭和惡習;磨斷惡修善,有助成為有修有證的修行人,甚至於出家人,我們都稱他為善知識。

一般人都以為在良好的環境裡,所遇到教導、愛護我們,給於我們種種方便與幫助的都是我們的善知識。這是無可否認的,當我們在優良的環境中,自然會被好好栽培、修正、引導。身心自在、清安而培養出超然脫俗的氣質,才能專心精進不懈的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道業上。時間久了,就能將所學、所修顯現出來。有修有證的把那上求佛道,下化衆生的精神加以落實在生活上。無論是透過身教或是言教,都能教化一切,悉以大樂。

但我們往往忽略了,在這修行路上還有一種人,表面看起來好像是我們的冤親債主、仇人;或是不懷好意的惡人、壞人。他們總會使我們入逆境中,表面上他們讓我們生活無法安寧、平靜、自在。其實打從我們發心出家學佛,除了要依随與我們契機、投緣的恩師和阿闍梨學習修證外;在修學的歷程中我們真正需要得到調身、調心的境界,這必需要遇到許多逆境,在深刻的體驗中被成就和磨煉。。

一般逆境正好是我們修行的好場所,知道自己能力不足,就得好好用功學習以補不足;知道惡習氣還很重,就得常常觀照自己的行、住、坐、卧,努力、用心的將自己的一舉一動改過;知道自己意念不正確,就得提起正念,常常保持正知、正見。這樣在逆境中我們是比較容易修習,若真心要去惡顯善也是很快見到功效。此外在這修行路上,四聖諦中觀苦、集、滅、道,大大增長我們的出離心,知道苦並加上在佛法的教化下修道,就能成就道業,真是我們的逆增上緣。這樣在學佛路上並沒有所謂的惡知識,「善」、「惡」只是我們的心在分別。只要能提供一切因緣有助我們在身、口、意中修清淨之善行,不再去造惡,以免招感惡果報。不管那是多好的環境、或是多壞的環境;是循循循善誘、和諧可親的,或是蠻橫無理、諸多為難、挑剔的人,都可稱為我們的善知識。

只要了悟佛法的真實相是「諸法無生」、是「諸行無常、諸法無我、涅槃寂靜。」、是空性的。一切法的存在都是虛妄的、不是真實;我們知道「一切法無生」、「諸法皆空」、是「生、滅」、是「無常」,我們就能產生智慧,去觀察世間萬物。那我們就不會被種種名相所束縛了,不會執著於任何境界,不管是順境、逆境,好緣、惡緣我們都以平等、慈悲心去面對,內心不動亂,內心自然自在安詳。

提婆達多也是佛陀的善知識,他造作種種的行為去毁謗、危害、甚至殺害佛陀,却無形中造就了佛陀。佛陀以他一切智者、覺者的行為去面對種種境界,佛陀智慧通達、慈悲無量而能平等對待衆生,顯現出一位「正知」、「正見」覺者不被魔境、逆境所繫。這明顯的表示正法是可以常久住世的,這給佛弟子們帶來無比的信心。肯定了惡人確實可以成為我們的善知識。

把握每一個當下,掌握每一個成長的機會,將身邊所出現的任何一位衆生視為事善知識,向善知識學習。建立正思惟,常保正念,以慈悲、平等的心去對待任何一位衆生,自然在我們心中不再對一切外相生起分別執著。身心就清淨、自在,內心如如不動。自然能在每一刻皆解脫自在,精進為道,續佛慧命,利益有情,以趣入聖道。



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2年秋

2013年4月5日 星期五

文章: 如何發出離心


如何發出離心       
一般的出家人都有一顆出離心,才會捨親割愛選擇修行,依循佛陀的法教而精進不懈的走向涅槃,乃至於成就佛道。在怎樣的情形下才能讓習慣及染著於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這六塵已久的心,轉變成一顆找尋諸法真實相、遠離五欲、六塵、看破、放下的出離心呢?

    眾生在生死界輪迴流轉,都是無明愚癡所造成的。生活在世間對於五欲不斷的追求,在身、口、意上就會造作出種種的惡業,這都是為了達到目的,或是滿足自己的欲望而無意中或刻意去造作的。當我們得到了某些人、事、物頓時感到快樂知足;但這世俗的快樂喜悅是短暫的,很快的就會因為世間的無常、歲月的流逝、人事的變遷,讓短暫的快樂很快就消失掉。眾生就會繼績去找尋以及追求另一種快樂;而終日疲於奔命、身心疲憊、耗盡心力,甚至把大部份時間用在起惑、造業上。深知因果的人就會體悟到在這過程中所感受到種種的苦,並且會去思惟,如果能够察覺到「多欲為苦」,知道慾望越多等同於所要承受的苦也相對的增加。欲望若能漸漸減少,那苦報也隨著減少。但是一般未學佛者或是一般人皆沒有因果觀念,還迷戀於五欲中,不能自拔,還以為這是理所當然的。

    慶幸能够接觸佛法,以及在日常生活當中,學習思惟生命的價值,進而思惟生命的真實義。先知苦,而先生起離苦的心。首先要離苦,就得先從捨離五欲着手;漸漸的對於外在境界所有的誘惑再也提不起興趣。世俗的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也好,佛法講的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也好,都是無常。它不能讓我們內心寂靜以及自在,因為它只能導致我們被外境所控制,對人事物起執著,身心不能清淨安詳。明白了這一點,開始訓練自己不再用心在慾念上,而去觀照內心,去尋找真正的喜悅與平靜,找回失去的本來有的自性清淨心。所以在佛法上我們觀四聖諦,能令斷煩惱,證涅槃。從苦、集、滅、道中,我們知道人生的苦,諸苦是人生現實的真相。「集」是生死之因,「苦」是生死之果;「道」是涅槃之因,「滅」是涅槃之果。修行人選擇也學習觀四念處,觀身不淨、觀受是苦、觀心無常、觀法無我。去了悟世間萬物皆是眾因緣和合而有的,好與不好都是無常;這樣就會漸漸有捨離萬物、世間慾念的心。更進一步,我們就從四念處、七覺支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八正道去修。從三十七道品中觀照內心,找尋失去的正知正見,在正念下精進不懈的思惟佛法;用正知、正念去調伏世間憂悲苦惱,無形中身心將會苦樂無礙,不會被外在的人事物所影響。這時無論身心都會感到輕安、喜悅。能够了解及察覺到這種輕安、喜悅,將會使我們不再染著於苦、也不再染著於樂,進而不染著不苦不樂;六根就能收攝,不染著於外境,心是寂靜、安穩、安詳的,不被外境所干擾。而有解脫的知見,有解除憂悲苦惱、無明煩惱的知見,進而能趨向解脫、涅槃。

    生起出離心,對出家人是很重要的。身為出家人既然已經現出家相,就得時時觀照自己的行、住、坐、卧,以及日常生活,是否還是和過去未出家時一樣,離不開種種的慾望?是否還需要種種外在的物質、名聞利養來滿足我們?如果是這樣,那就得深深的思惟,我們出家的目的和意義。讓我們那學佛的初心再次發起,發出那與世俗人不一樣的出離心,而散發出出家人那超脫的氣質。學習佛陀、聖者們,讓心穩定、安定、專注,保持正念;這如如不動,不被外境轉變的心,可以讓我們在學佛路上走到更長遠、更圓滿。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2年春

2013年4月3日 星期三

文章: 佛教在柬埔寨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佛教在柬埔寨

曾經被熱帶叢林所淹沒,位於柬埔寨西北方暹粒省;占地400平方公甲,及稱霸中南半島的吳哥王朝,在十九世紀重現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2年將吳哥古蹟列為世界文化遺產。這些無文字記載,帶著神秘色彩的城市古蹟,當今只能透過所遺留的藝術建築作品、傑出的建築技巧及雕刻中,加上片段記載而拼湊出現今大家對它的一點瞭解與認識。2007年國際研究團隊發現在吳哥王朝頂盛時期,吳哥地區面積接近3000平方公里,是工業革命前全球最大的城市。當時吳哥擁有50100萬人口,為供應足够糧食以及旱季、雨季,吳哥地區建立了一套精密灌溉系統,以完善的水與儲水設備,以及用人工湖來發展農業,可以觀察到當時已有設計周全的水利工程。


        吳哥(Angkor)是柬埔寨(也是高棉)語「城市」的意思。從印度傳入印度教與佛教後,高棉最早期及小型的宗廟建築在880年完成,9世紀初,加亞華曼二世(闍耶跋摩二世/Jayavarman II) 統一柬埔寨地區,將首都建立於洞里薩湖(Tonie Sap Lake)北邊的訶里訶羅洛耶(Ilariharaya),亦即現今的羅洛士遺蹟群(Roluos)地區。吳哥王朝於9世紀到15世紀數百年間,在政教合一的「神王思想」之下建造了吳哥城與周圍寺廟群。

        加亞華曼二世(闍耶跋摩二世/JayavarmanII)逝世後,吳哥王國除了陷入內亂,也遭受外敵占城入侵,城市遭受破壞。到12世紀末、13世紀初最偉大的國王加亞華曼七世(Jayavarman VII),公元1181年在當王子時驅逐侵略的占城人取得勝利後,同年1181年登基為王。在位三十餘年他利用自己的權力和才華,使得帝國達至頂盛。將連續幾次遭到嚴重的打擊,經已成為廢墟的首都大興土木,重建吳哥城(Angkor Thom),這最後的城市,也遺留下令後人感到驚嘆和不可思議的遺跡。

       大吳哥城(吳哥王城/Angkor Thom)裡的中心位置包括巴揚寺Bayon)、巴芳寺Bapuon)、空中宮殿Phimeanakas)、斗象台Terrace of the Elephants)、十二生肖塔Prasats Suor Prat)、聖劍寺Preah Khan)和涅槃宮Neak Pean)等古蹟。在大吳哥城外,尚有大大小小接近二百多個佛教或印度教的古蹟,著名的有塔普倫神廟(Ta Prohm Khan),小吳哥(吳哥窟/Angkor Wat)和女皇宮(Banteay Stey)等。





曾經被熱帶叢林所淹沒,位於柬埔寨西北方暹粒省;占地400平方公甲,及稱霸中南半島的吳哥王朝,在十九世紀重現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2年將吳哥古蹟列為世界文化遺產。這些無文字記載,帶著神秘色彩的城市古蹟,當今只能透過所遺留的藝術建築作品、傑出的建築技巧及雕刻中,加上片段記載而拼湊出現今大家對它的一點瞭解與認識。2007年國際研究團隊發現在吳哥王朝頂盛時期,吳哥地區面積接近3000平方公里,是工業革命前全球最大的城市。當時吳哥擁有50100萬人口,為供應足够糧食以及旱季、雨季,吳哥地區建立了一套精密灌溉系統,以完善的水與儲水設備,以及用人工湖來發展農業,可以觀察到當時已有設計周全的水利工程。

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走入森林,呈現眼前的是建筑端正方嚴、宏偉莊觀四方形的吳哥王城(Angkor Thom)由彫刻着王朝故事全長3公里的圍墙所圍繞着,經歷先前被占城入侵的慘痛經驗,加亞華曼七世(Jayavarman VII)將城牆築得厚且高,四周皆有河水所環繞,沉靜的河水忠心的守護着這座城。

        吳哥王城共有5道城門,4道通向城中心的巴揚寺Bayon),還有一道通向皇宮的「勝利門」,每個城門上面是面向四方的四面佛傢。5座城門外各有一座橫跨護城河的大橋,橋的两旁各有27尊身高2公尺半,跪坐形像的石像。據說左側是善神(保護神,也稱神明,代表天神),右側是惡神(阿修羅,代表魔鬼),他們手中都拔著七頭蛇(好像在拔河),其實是描述天神和魔事奪長生不老藥的神 。



        從南城門進入大吳哥城(Angkor Thom),前往巴揚寺Bayon)也譯為巴戒寺或百因廟)就在城的正中央,這是當時為王族、貴族而建的宗教祭拜中心,因此這座遺迹供養了佛陀,饒王佛和毖濕努主神。

        整間巴揚寺由49座大大小小相連寶塔所構成,主要的建築材料是磚塊、沙岩、岩石等建築材料。中間一座最大,這49座佛塔各刻有巨大的四面佛頭像,加上5座城門上的佛塔,共54座,像徵著國王統治的54個省份。四個面分別代表慈、悲、喜、捨,據說四面佛頭頂着蓮花是意味國王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,所以有權統治王國。他面含微笑,凝視遠方,據說面容依照加亞華曼七世(Jayavarman VII)而雕。他已經從印度教改信了大乘佛教,許多原始慾望逐漸沉澱昇華成一種極其安靜祥和的微笑。代表着戰爭消失了,橫屍遍野的景像、瞋怒與威嚇的面孔都消失了,剩下的就是展現在眼前的各重極靜定的微笑。每當望著各式各樣不同的微笑,心中頓時感到一種意想不到的平靜與安穩,而沒有絲毫的恐懼。以及無論處在任何一個角落,都會有帶有笑意慈祥的眼睜注視著我們。這就是令柬埔寨聞名世界的「微笑高棉」。現在世界各國的四面佛也起源於此。面帶笑容的四面佛頭像,随着太陽的升起及夕陽西下,在陽光的照射下而變化多端,令人感到光陰的流逝;黃昏的到來面容也漸漸消失了,只有微笑,在城市高處,無所不在。

      


        受印度教信仰影響的吳哥王朝,空間的使用在嚴格的方正中追求一重一重向上的發展。由平坦到陡斜,每一層跨越到另一層,攀爬的階梯也都更陡直,傾斜的角度也加大,甚至於高於75度仰角。必須手脚並用,五體投地、專心一意的攀爬而上。當時的構思善用建築的設計而表達了內心對宗教的虔誠恭敬,借用建築轉換為心靈的朝聖,在通向心靈修行就得攀升越來越陡直的階梯,是必須精進謹慎的。所以當時的建築是為了信仰而設計的,心中欽佩古人有如此高水準的藝術品味,更佩服他們對於宗教信仰的恭敬與虔誠。

        巴揚寺Bayon)的石壁、長廊、門框和窗框的藝術浮雕壁畫也十分豐富,應有盡有。運用各種深淺浮雕技法,發揮在沙岩這建築材料上,精雕細琢;在構圖上生動地描繪了加亞華曼七世(Jayavarman VII)统治國家和抵卸外來侵略的戰爭場面。以及神話故事到百姓日常生活及玩樂題材,都生動的浮雕在壁畫上。這些隨處可見到的精緻浮雕,為平凡的石柱添上無限的生命,將整個寺院增加了神祕、莊嚴的光彩。透過宗教精神所創造出永垂不朽的古城建築藝術,可以尋找到滄傷的情景,以及富麗堂皇的景家;皆精確具體的展現在眼前,足以震撼世人。
     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1年秋

文章: 五夏學戒


   五夏學戒

  在《有部毗奈耶》有說律是法中王,是諸佛的導首。所以佛陀制定:比丘五夏學戒、比丘尼六夏學戒,就是說在五年內要依師學戒。但是現在僧團沒有像古時候所說出家三年不離師、五夏學戒。許多人對戒律不甚重視,認為戒律只需學一、二年,並不需要規定至少要學上五、六年。現今僧眾對戒律敬而遠之,有生疏、乏味、束縛之感,願意五、六夏學戒者很少。

  佛陀要比丘五夏學戒、比丘尼六夏學戒;而佛所制戒法的目的是幫助僧眾,將在家時的不好習氣和行為加以糾正,止惡行善。培養出正確的觀念,以及生活作息等涵養,訓練成為有威儀及合乎沙門身份的僧眾,這樣僧團就能和合清淨,佛教才會興盛。此外,最主要是讓僧眾能攝修六根,在戒體的力量下能守護根門。當六根與六塵境界接觸時,我們不要有分別心,不要有執著心,不能起心動念,這樣六根就能收攝了,而常保持正念。學了戒,六根自然寂靜、安詳,這時保持一顆平等、清淨的心才能得定。

  戒、定、慧三學,也是先學戒,從戒得定,由定生慧。持戒能使身心清淨,出家人要有修有證,最基礎是先學戒、持戒。《遺教經》說:「因依此戒,得生諸禪定,及滅苦智慧。」不持戒,定難成就;不修定,慧難成就;不修慧,無法做到無相、無我,而得般若智慧。

    古代對於學戒更為嚴格,出家未滿五夏只能學戒,不能參禪。為什麽呢?因為我們無始以來做了很多壞事,造了很多惡業,傷害了無數眾生;所以我們必須不斷懺悔、要消業障,因為業障不消除,會心不安,事情很難成就。我們唯有好好地懺悔後才能安心、專心去做其他的事情。同時安份地守好戒律,否則是無法安心,那就更談不上護得禪定,甚至為佛教做些什麼事情了。

  許多人以為從禪定、經論才能對治煩惱,而勿略了戒法的功效。却不知,只要知道如何將戒法運用在生活上,任何起心動念都會是善法,在面對任何境界,就會運用戒法來面對而能防非止惡,不會失去正念。縱使在惡境中有機會失去正念,可是因為在戒法的守護下,當下就可以遠離了,境界就干擾不到我們。五夏學戒除了把心擺放在戒律,同時也可在經論上用功;縱使學經論,也要把心放在戒上。把它運用在身口意上,對戒律要有基本的認知,乃至對開遮持犯有概念。

  依律五夏學戒,五夏之後,如能具足五法:知持戒、知犯戒、知重戒、知輕戒、善知通塞,便可離依上師,自行參學,各隨所願。這時才能具備足够的能力,也就能成為新出家的規範師,做一位如法的阿闍梨,給於正確的引導,這樣大家互相增上,而能續佛慧命,將佛陀之遺教傳承下去。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1年夏

2013年4月2日 星期二

文章: 轉念


轉念
身為凡夫的我,由於是初學佛者;就跟許多人一樣,不經意地會在日常生活中,被外在的人、事、物所影響而起煩惱。

在剛出家那段日子,整個環境的轉變,及本身對出家生活的憧憬太過於理想化。面對全新的學習,學習進度緩慢還有自我要求,霎時間對自己失去了信心。同時在與人互動相處中,許多事情,無論大、小,我都做得不如人意、甚是感覺別人不如我意。都會對外境起分別、對人我是非起執著。煩惱很輕易的升起,對很多事情都會產生疑惑。當時的無明開啟不了智慧善,天天生活在逆境與無明中,處在痛苦、脆弱、無助的狀態中,得不到片刻的寧靜和喜悅。初學了解若無法放下,將成為學佛路上的障礙。

感恩家師早已安排我來台學習佛法,在佛法的開示下受益。開始對一切外境,深信因果,學習了知「眾因緣所生法」、「諸法實相」、「般若空慧」,學習尋找那顆失去的自性清淨心,去了解一切真相。知道心是不固定的,即生即滅,生滅無常的;所以我們要善用及訓練這自然、粗蠻的心,使它變得細膩、柔軟、覺醒和敏銳。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,保持正念,念念相續。讓心穩定、單一、和專注;使它不受干擾而得定,就能自在於一切事物而得到平靜。

與此同時,在受具足戒時,諸位長老及講經阿闍梨,慈悲的針對戒子們個別提出的問題而一一解惑,戒子們對很多事情都日漸通達而心開意解,身心頓時感到輕安,對事情開始學習看破放下。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會從轉念中找到快樂,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寬宏大量的胸懷,還有智慧與慈悲心,這樣內心就能得到那一點點的解脫。

六祖慧能大師講得好: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。」,所以人家能夠「轉迷成悟,轉凡成聖。」道理在此。這個才是從心、從念頭上轉過來了。從自己開始做一個大轉變,打從內心裡念一切人的善事,不念人家的壞事;人家沒有壞事,壞在我們自己。要只見自己過,不見別人過。

我們要知道生活中比我們强的人很多,比不上我們的人也不少。現在我不如人意及沒有德行而導致別人起瞋恨或煩惱時,我只能怪自己德行不高、能力不足,就得精進不懈學習,培養能力和德力,盡量避免再帶給他人煩惱。

如果不是自己能力不足而導致他人起瞋恨心;只要能接受佛陀的法教,知道佛法的真理,深信因果業報;我們可以知道過去世自己有悔於他,現在唯有多懺悔幫助消業障;這將對我們的修行有所幫助,是修行路上的逆增上緣。並賞試用平等心、慈悲心去教化他;教化不到,就等以後德行高或將來如果有一天成佛再來度他。學佛人要有度化眾生的願心。

至於別人能力不足及不滿我意時,學習把對自己的關心轉化成對別人的關懷,培養關心他人的幸福快樂,處處為別人着想。「予樂拔苦」,他做不到的我來服務就好了。給他人一些成長的空間,日後時機因緣成熟,他自然會進步成長。

所以想改變現狀,就得先改變自己,如此將發現周遭也會跟著改變。改變自己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,相反地,改變別人才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啊!為什麼不從簡單的做起呢?最重要的是要確立一個正確的觀念,就是我們學佛的目的是要修正自己的觀念和行為,而不是去修正別人。必需明確的知道自己是要好好的修行,要具有斷煩惱的能力,才能成就佛道,不然如何去幫別人斷煩惱呢?

現在我盡量學習放下,只求自己心安樂;心轉境就轉,這一念心轉了,便可轉苦為樂,轉憂為喜,轉煩惱成菩提。

這樣透過佛法與轉念,讓我體悟及感受到那種平靜祥和;願在日後能培養出智慧與慈悲心。也藉着轉念能讓我們唯見諸法,不見人我是非;用一雙全新的眼睜看世界,時時用感恩的心過生活。那麽大家就能在清淨的環境中,用健康的體力、喜悅的心情為佛教貢獻、續佛慧命、推動佛法,成為佛教所用的出家人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2011年夏

2013年4月1日 星期一

文章: 生命的意義


生命的意義
青年的我以一般修養、勵志的書籍作為修行的依歸;同時經常思惟人生存在世間上的意義。由於那時尚未接觸佛法,而未能得到答案。直至某一天,從報章上的一則短文中,得到了可暫時解除我心中疑惑的文章。就是以服務社會、奉献社會為生存的意義。釋懷後的我,放下心中的疑惑,生活也輕鬆起來。

在因緣和合下,開始在一間寺院當起義工;無論寺院舉辨任何法會、活動,都會不惜勞苦、只要自己能做到的都會全力以赴,把事情用心完成。由於所服務寺院的宗旨是:「少有所學、壯有所用、老有所依、終有所歸。」所以在國內幾個州屬都設有寺院、安老院和幼兒院。我也在十多年前加入他們的老人院服務小組,定期到政府和寺院設立的老人院去服務。每當服務完畢那種心情是多麽的法喜,而且是期待着服務的到來;多年來除了因母親往生而缺席外,從未間斷過,這或許是由於對老人家或社會的一種使命感所推動吧!那時心中的想法是,上班可得到豐厚的薪水,却未能像為老人家服務後的心情來得喜悅。而且面對的有些是脾氣古怪的老人,所接觸的都是污濁的排泄物,所嗅的也是一些難嗅的氣味。但却能如此的無怨無悔、開開心心的服務了很多個歲月,這或許就是所謂生命的意義吧!

感恩能在寺院裡服務,而遇上了從台灣到來,發心協助担任寺院當家的剃度恩師。在恩師的領導和開示下,我漸漸的接觸佛法,也被師父那為佛教、為眾生奉献、犧牲的精神所感動。而將之前僅服務、奉献己身於社會的願力,提昇為,為眾生、為大眾貢献、付出的大願力;而發心出家,願續佛慧命,將以前閱讀的修養、勵志書籍的習慣改成讀誦經典。希望能在正知正見的大環境中得到佛法薰習,而好好用功向道,從佛法中開啓智慧。在「戒」、「定」、「慧」下精進不懈學習;在身三、口四中下功夫,去除惡習。也希望從生活的行、住、坐、卧中學習如何做一個真正的出家人。

現既然已經現了出家相,就是出家眾的身份,最重要是要身心清淨,要有悲、智、願、行;進而應發起廣大濟度一切眾生的菩提願,以及悲愍一切受苦眾生,而需常懷悲心,欲拔一切眾生之苦的大悲心。在解門和行門下努力學習成長,若具足安詳的威儀和具備慈悲、智慧;這樣就能表現在行、住、坐、卧四威儀中,而使內外清淨,才能真正代表出家人。能讓尚未學佛者產生恭敬,那就能引導他們對三寶生起信心,而信仰佛教。也能使已學佛者增加信心,而能繼續精進趨向佛道。至於與同道們就可互相勉勵增上,使僧團和樂清淨,這樣整個佛教才會興盛,才能將佛的法教加以弘揚。

以上是一些出家人所該做的,我想該是出家人生命的意義吧!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1年春

文章: 釋尊的成道與說法